全区中小学幼儿园师生、家长朋友们:
暑期已至,为切实保障广大师生、家长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,有效防范电信网络诈骗案件发生,营造平安和谐的假期环境,宣州区教育体育局特向大家发出如下提醒,望全体师生、家长提高警惕,共同筑牢反诈“防火墙”。
一、认清诈骗套路,筑牢思想防线
当前电信网络诈骗手段不断翻新,针对师生、家长群体的诈骗案件时有发生,以下为常见高发类型,务必高度警惕:
1.网络游戏相关诈骗。骗子以“低价售卖游戏账号、装备”“代练升级”“充值返利”等为诱饵,诱导学生通过私下转账、扫码支付等方式交易,一旦付款便拉黑失联;或谎称“账号被冻结需解冻”,要求缴纳“保证金”“验证费”,骗取钱财。
2.仿冒熟人诈骗。利用QQ、微信等社交平台,仿冒同学、老师、亲友的头像和昵称,以“借钱应急”“代缴费用”“帮忙转账”等理由要求汇款,得逞后迅速注销账号。通过电话、短信冒充熟人,编造“生病住院”“遇到急事”等紧急情况,催促尽快转账,利用受害人慌乱心理实施诈骗。
3.网络刷单、兼职诈骗。以“在家兼职赚钱”“高额佣金”为噱头,先让受害人完成小额任务并返还少量佣金,获取信任后,引导参与大额“垫付单”,随后以“任务未完成”“系统故障”等为由拒不返款,甚至要求继续充值“解冻”。
4.购物及客服诈骗。网络购物时,骗子以“订单异常”“商品缺货”“退款理赔”等名义,发送虚假链接或二维码,诱导填写银行卡信息和验证码,盗刷资金。冒充正规公司客服、工作人员,谎称“会员积分清零”“中奖需缴纳手续费”“办理业务需身份验证”,套取个人信息或骗取钱财。
5.冒充公检法诈骗。不法分子冒充公安、检察院、法院等司法机关工作人员,以“涉嫌洗钱”“身份信息被盗用”等为由,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出示虚假“通缉令”“逮捕证”,要求配合“秘密调查”,诱导将资金转入所谓“安全账户”,实则骗取钱财。
6.网上贷款诈骗。针对有资金需求的家长或成年学生,以“无抵押、低利息、秒到账”为幌子,要求先缴纳“手续费”“保证金”“工本费”,或诱导下载虚假贷款APP,骗取费用后失联,甚至窃取个人信息从事非法活动。
7.不良信息诱导诈骗。利用“网上约炮”等低俗信息吸引点击,随后以“缴纳会员费”“消除不良记录”等为由敲诈勒索。以“高收益、低风险”为诱饵,推荐虚假投资平台,初期给予小额回报引诱加大投入,最终关闭平台卷款跑路。
二、牢记防范要点,守护自身权益
全体师生、家长要时刻紧绷防范之弦,做到“三不一要”:
不轻信。对陌生来电、短信、链接、二维码保持警惕,不轻易相信“天上掉馅饼”的好事,尤其警惕“低价”“返利”“紧急求助”等话术。
不透露。坚决不向他人泄露银行卡号、密码、验证码、身份证号等敏感信息,任何单位和个人无权要求提供此类信息。
不转账。凡是要求私下转账、汇款到“陌生账户”“安全账户”的,一律拒绝;遇到亲友借款、代付等情况,务必通过电话、视频等方式当面核实。
要报警。一旦发现疑似诈骗或不幸被骗,立即保存证据(聊天记录、转账凭证等),拨打110或96110反诈专线报警,并及时告知学校和家长。
三、家校协同发力,共筑平安防线
学校要利用假期通过班级群、公众号等渠道持续推送反诈知识,引导学生远离不良网络信息;家长要履行监护责任,关注孩子上网行为,教育孩子不沉迷网络游戏、不参与陌生网络交易,同时自身也要提升反诈意识,做好孩子的榜样;学生要增强辨别能力,不随意添加陌生好友,不点击不明链接,遇到疑问及时向家长、老师求助。
防范电信网络诈骗,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。让我们携手并肩,提高警惕、擦亮双眼,共同守护好家庭和校园的平安,让孩子们度过一个安全、愉快的暑假!
最后,祝愿全体师生、家长暑假快乐、阖家幸福!
宣州区教育体育局
2025年7月11日